编者按:自省安委会推动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诸多企业积极做出响应,通过创新方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积极性。本文将深度探讨一些典型案例,供各界借鉴与学习,以促进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在生产经营中,安全风险隐患的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各行各业逐步认识到,依赖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没办法有效预防意外发生。相反,激励员工主动报告潜在隐患则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策略。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大大降低事故风险,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心。
威格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在事故隐患管理上做出了突出表率。该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全员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和便捷的隐患报送渠道,大幅度的提升了员工的参与度。员工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将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上传至公司的隐患管理平台。
为了激励员工,威格公司还设定了年度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标,凡是达标的员工均能获得安全激励奖金。在2024年,该企业员工累计排查出4536条安全风险隐患,并为此发放安全奖金总额高达130000元。这种正向激励的措施成功营造了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另一成功案例来自阿姆斯壮地面材料(中国)有限公司。该公司树立了“零伤害”的安全目标,积极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全年安全奖励资金累计投入接近一百万。凭借“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员工通过“随手拍”的方式上报隐患,2024年上报的隐患数量达475条,比以往的纸质报告增加了近五倍。
去年11月,员工施国松在仓库中发现电柜外有的电线,迅速在隐患平台上上传图片并采取临时管控。最终,隐患成功整改,施国松为此获得2500元安全奖金。这种对及时上报隐患的奖励,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热电公司的一名锅炉主管鲍建业在巡检查发现了锅炉设备的异常。面对可能提示的危险,他立即上报并组织了维修,及时消除了潜在风险。事后,公司依据报告奖励制度给予鲍建业3000元的奖金。这种及时有效地发现隐患并处理的方式,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后一个案例来自江苏捷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一名员工在操作行吊设备时,听到异响并及时向安全员汇报。公司迅速对设备做排查,修复了隐患并为员工给予了500元的奖金。迅速的反应与积极的处理解决措施,保证了生产的安全。
从上述案例中能够准确的看出,企业通过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明显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还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安全成为了每位员工的自觉责任。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自身的安全管理模式,激励员工热情参加,共同维护生产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米乐m6娱乐平台最新版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25219号 集团电话:400-777-6575 24小时技术支持:15936088889